说起“淋巴瘤”,很多人也许还不太了解。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淋巴瘤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发病率增长约7.5%,全球每9分钟就新发1例。
淋巴瘤的症状五花八门,分型复杂,亚型众多,善于“伪装”。近日,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淋巴造血病理亚专科带头人王淑妍副主任医师直播开讲,为大家科普淋巴健康方面的知识。
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
“淋巴结是我们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全身,常呈组群分布。”王淑妍介绍,正常人全身大约有数百个淋巴结,一部分在浅表区域,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的皮肤下;另一部分则深在胸腔、纵隔、盆腹腔里的器官附近。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由于淋巴系统遍布全身,肿瘤细胞可随着淋巴和血液播散,因此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表现往往也是复杂多样的。“淋巴瘤其实是一个总称,有100多种类型,有一部分是惰性的,一部分是侵袭性的。”由于亚型众多,因此确诊时的病理分型非常重要,稍不留神,就会出现误诊和漏诊。
警惕无痛的淋巴结肿大
为什么好好的淋巴结会突然肿大?王淑妍说:“这是人体的一种预警,当我们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侵犯时,淋巴结就会充分发挥其免疫能力,与微生物做对抗,此时就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肿大。”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淋巴结肿大,摸起来还有点疼,就会很慌张。王淑妍说,其实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瘤并不能画等号。
“淋巴结肿大有很多原因,如果按压会有疼痛,通常是疲劳或者炎症的正常反应,比如牙龈炎、鼻炎、咽炎等诱发淋巴结肿痛及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等,不用太过于担心。”
在她看来,无痛的淋巴结肿大反而相对危险一些,“无痛的淋巴结肿大,有可能是淋巴瘤引起的肿大,也可能是癌症转移引起的淋巴结肿大,当然也有可能是慢性炎症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
还有一部分淋巴瘤患者,甚至不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她曾遇到过没有淋巴结肿大最后却确诊为淋巴瘤的病例,“这位病人的症状是反复头疼,视物模糊,影像提示大脑额叶有占位,最初以为是胶质瘤,最后手术后证实是淋巴瘤。”
王淑妍表示,单纯依赖“摸摸痛不痛、肿不肿”,并不能判断肿块的性质。“正常的淋巴结像米粒一样大,质地较软,光滑且可移动,不易摸到,或偶尔触摸到单独一颗。”她并不推荐广大市民自检,“一般是摸不到的,还是要请专业医生鉴定,如果突然发现淋巴结明显肿大或迅速变大,并出现疼痛、质地变硬、相应部位的皮肤破溃等表现,应引起重视,迅速就诊。”
淋巴瘤有哪些早期预警信号?
由于淋巴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而且症状五花八门,常常导致各种误诊。如何才能识破淋巴瘤的“伪装”?早期它会有预警信号吗?
“恶性淋巴结肿大的特点有:出现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淋巴肿块,长期不明原因的低热、消瘦、多汗,6个月内体重减轻10%。”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王淑妍还提到一个细节,如果淋巴结过大,还可能伴随着压迫症状,比如压迫食管出现吞咽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等。
在临床上,鉴别淋巴肿块的良恶性要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医生检查,看淋巴结肿大的程度,查看淋巴结的活动度及质地,明确有无疼痛,是否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是否多发淋巴结肿大,评估机体的全身症状,但最重要的就是做淋巴结活检,切检可以判断大部分的淋巴结良恶性问题。”
目前,关于淋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王淑妍介绍,感染因素、化学因素、免疫因素均与发病有关,过度接触致癌物质和辐射物质也会显著增加患淋巴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