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报告上经常出现的免疫组化是什么?一起来揭秘——

发布时间:2024-03-26

浏览量:

病理报告单上常常会有这样一句话“建议加做免疫组化检查协助诊断”,看见这句话,不少患者会产生疑惑:什么是免疫组化?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我的病情很复杂吗?今天,病小理就跟大家一起聊聊什么是免疫组化。

 

什么是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全称“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并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技术。

为什么要做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可以提示组织起源,协助病理诊断和组织学分型、分子分型,指导靶向或免疫治疗用药,协助发现微小转移或微小病灶,协助判断血管、神经侵犯,这些都为临床诊疗及判断疾病预后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在临床科研中也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所有患者都要做免疫组化吗?

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做免疫组化,病理医生根据病理形态就能对大部分患者明确诊断。但有部分肿瘤因为细胞结构和组织形态不够典型或存在与其相似的肿瘤,仅仅依靠常规HE(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形态,病理医生无法做出明确的病理诊断,因此就需要借助免疫组化检查,排除类似的病变,从蛋白层面对它们进行区分,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病理诊断。

需要再次手术获取标本吗?

不用!因为免疫组化是在病理切片上做的。患者前期送到病理中心的标本,经固定、取材、脱水、包埋等程序,已经制成蜡块,可以长期保存,后期做免疫组化检查时,病理技术人员只需将原来的蜡块取出进行切片即可,因此患者不需要再次手术获取标本。

 

为什么免疫组化有时要多次收费?

患者需不需要做免疫组化,需要做哪些项目,需病理医生阅片后根据情况而定,有些疑难病例甚至可能需要分步、分批做免疫组化。因此在病理诊断前,没办法预知该患者是否需要做免疫组化和具体要收取的费用。

为什么免疫组化要做那么多项目?

免疫组化需做的项目主要由病理医生依据显微镜下肿瘤形态,考虑需要鉴别诊断的肿瘤类型而确定。而恶性肿瘤的形态通常多种多样,变化万千,肿瘤在进展过程中,会不断丢失某种抗原,同时也可能获得新的抗原,抗原在不同的肿瘤中还会发生交叉反应,这就需要有经验的病理医生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情况选择组合免疫标记物帮助鉴别,因此最终需要做的项目就可能会有多种。

为什么不能立刻拿到结果?

免疫组化检查步骤繁琐,从切片、加抗体到染色成片的制作过程大约需要一天的时间,制作完成后还需交给病理医生再次阅片,有些疑难病例,即使经过专家讨论后还是无法明确诊断,这时还可能需补充做一些免疫组化项目,因此需要等待几天才能得到最终结果,时间根据病例难易程度而异。

报告单上显示阴性就没问题吗?

免疫组化报告单上的阴性/阳性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患者是否患上肿瘤,这些结果只有专业人员才能解读,广大患者朋友不必为上面那些看不懂的指标而焦虑或盲目猜测,把报告交给专业的医生解读是最明智的选择。

做完免疫组化一定可以确诊吗?

任何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免疫组化技术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难题。大部分病例可以通过免疫组化确诊,但少数疑难病例仅通过免疫组化检查也无法明确诊断,还需要进一步做分子检测或其他检查辅助诊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