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HPV一定会得宫颈癌吗?打了疫苗就不用担心得癌了?

发布时间:2023-12-11

浏览量:

宫颈癌是目前仅有的一种具有明确病因和有效预防手段的恶性肿瘤,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标志着全世界194个国家首次承诺消除一种癌症。

宫颈癌发病率居全球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作为一种“有望消除的癌症”,重视和预防宫颈癌是每一位女性都应该掌握的一门“必修课”。

今天就请跟着病小理,一起翻开这门“必修课”的课本,一起认识宫颈癌、了解宫颈癌。

 

什么是宫颈癌?

宫颈癌是发生在宫颈部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我国宫颈癌患者主要是40-50岁年龄段的女性,20岁以前少见。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宫颈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在逐渐降低,有年轻化趋势。

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随疾病发展,常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分泌异常液体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千万不能忽视,应及时前往医院做妇科检查。宫颈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HPV感染、吸烟、饮酒、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等。

 

什么是HPV(人乳头状瘤病毒)?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宫颈癌都与HPV感染有关。因此,了解这一疾病的元凶,是这门“必修课”的重点。

HPV的全称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家族包括了100多个成员,但并不是每一个家族成员都能“为非作歹”,真正跟人类宫颈癌相关的病毒只有10余种,它们也被称为高危型HPV,其中HPV16及HPV18两个亚型属于“首恶之徒”。

其他致病类型HPV可参考下表

 

HPV感染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性接触和皮肤黏膜的直接接触是HPV传播的主要途径,母婴传播等其他传播途径较为少见。那么,感染了HPV就一定会发病吗?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大多数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曾感染过HPV,但绝大多数都可在6-24个月内被自身机体清除,只有持续感染高危型HPV,才可能导致宫颈癌。

 

如何预防宫颈癌?

其实,从HPV感染发展到癌是一个渐进过程,其间需要几年或是十几年的时间,如果能够做到有效预防HPV感染和定期筛查,则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如何有效预防,我们应遵循以下三部曲。

一级预防建议大家尽早接种HPV疫苗。

目前,国内上市的HPV疫苗有三种不同的价效,分别为二价、四价和九价,价效越高,能抵御的HPV亚型也越多,九价疫苗可以预防九种不同亚型的HPV病毒,覆盖了90%多的宫颈癌。接种年龄上,最早接种年龄是9岁,最晚是45岁,越早接种效果越好。

同时,要树立健康正确的性观念,避免过早开始性生活,也要避免同时拥有多个性伴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都能帮助我们远离HPV感染。

二级预防要求大家定期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宫颈癌筛查。

根据最新的《中国宫颈癌筛查指南》指导,建议25-64岁女性每5年进行一次HPV核酸单独检测,或HPV和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或每3年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65岁及以上女性若过去10年筛查结果均为阴性则可终止筛查。

要注意的是,HPV疫苗接种并不能取代宫颈癌筛查。如果因为打了疫苗就高枕无忧,不再做任何检查,仍有可能被宫颈癌击中。由此可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

三级预防是指对已确诊的宫颈癌应尽早进行治疗。

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进行个体化治疗。对于早期宫颈癌,只要及时发现并积极治疗,将有很大机会得以治愈。

宫颈癌是目前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的癌症,从HPV感染到发展为宫颈癌,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每位女性都应行动起来,积极参与“三级预防”,将宫颈癌扼杀在摇篮里,拥抱健康、幸福、美丽的一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