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今年60岁,十几年前他就开始出现间断性头痛,休息后能缓解,他以为是劳累的原因,一直没有重视。
直到最近,老王开始出现左手左脚麻木的症状,去神经外科就诊后,CT显示颅内占位,直径6cm,考虑是脑膜瘤。
随后老王进行手术切除,最终病理报告是非典型脑膜瘤,局灶侵犯脑实质,WHO 2级。
脑肿瘤可能是影视剧里最常出现的疾病之一了,而现实生活中,人们一旦听到“脑瘤”这两个字,可能立马慌了神。
脑肿瘤是不治之症吗?哪些人群更容易中招?今天“病小理”请到了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神经病理亚专科带头人葛荣医生
肿瘤是绝症吗?
脑肿瘤是发生在大脑的肿瘤,包括了起源于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和其他部位肿瘤转移到脑部的转移瘤。
大脑是身体的“司令部”,各个神经系统都需要靠大脑来主宰和支配,我们之所以能听、会说、能闻、能感知等,都归功于大脑。
诚然,相比人体其他部位的肿瘤,脑肿瘤对生命威胁可能更大,但实际上,脑肿瘤不一定都是恶性肿瘤,像脑膜瘤、神经鞘瘤、颅咽管瘤等大都是良性肿瘤。很多脑肿瘤如果能够及早发现,是有机会治愈的;即便发现较晚,通过积极治疗,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为什么会得脑肿瘤?
脑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目前已知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和致癌物的长期接触会增加患脑肿瘤的风险。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常年熬夜、生活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缺乏运动,导致出现记忆力减退、头晕头痛、失眠烦躁、抑郁等症状,这也增加患病风险。
脑肿瘤有哪几种?
脑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很大一部分属于良性肿瘤,如听神经瘤(神经鞘瘤)、垂体瘤和脑膜瘤等,这些肿瘤常常生长缓慢,包膜较完整,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很多患者能够痊愈。
脑原发的恶性肿瘤,以脑胶质瘤最多。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胶质瘤根据病理结果分为1~4级,其中WHO1级和2级为低级别胶质瘤,3级和4级为高级别胶质瘤,WHO级别越高,恶性程度越高,生存期也就越短。
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男一号韦一航患的脑肿瘤病理级别是2级,肿瘤全切后复发率低,可以长期生存。
这些小病小痛也许是脑肿瘤的早期症状
虽然相比于其他肿瘤而言脑肿瘤的发病率并不是很高,但是它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对抗脑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那么,脑肿瘤早期都有哪些症状呢?
●癫痫发作:俗称“羊角疯”或“抽风”,表现为发作性的神志不清、肢体抽动、口吐白沫等,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
●头痛:无缘无故头痛,逐渐加重,严重时伴有呕吐。呕吐呈喷射状,呕吐后头痛有暂时好转。
●肢体麻木无力、失语:一侧肢体无力常常逐渐加重,可以伴有麻木,休息后不能缓解;失语表现为能听懂别人说话,自己说不出来,或听不懂别人说话,或叫不出常用物品的名称(如钥匙、筷子)等。
●精神症状:性格改变,人格改变,脾气性格、行为方式变暴躁或开朗的人变内向等。
●嗅觉减退和幻嗅:持续不可逆性的嗅觉减退或丧失;或在没有异常味道的环境里能闻到怪味道。
●视觉障碍:注视时某个方向“看不清”或“看不见”,两眼外侧余光变窄,行走时容易撞人撞物;视物重影、向某一个方向注视时明显。这些不同于近视和老花。
这些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小症状,也许就是脑肿瘤所发出的预警。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并逐渐加重,一定要做必要的检查,排除脑肿瘤。
目前,脑肿瘤主要的诊断手段是头颅X线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
其中,CT最适合脑肿瘤筛查,几分钟就能完成检查,而且费用不高。如果CT发现异常,可再做增强CT或MRI来确诊。MRI能清晰地显示脑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及其与神经血管的关系,是诊断脑肿瘤最主要的检查方法。
除此以外,还有ET、脑电图、脑磁图、立体定向穿刺活检、基因检测等方式用于指导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
生活中如何预防脑肿瘤?葛医生提醒大家,日常生活中要按时休息,保证睡眠,加强体育锻炼,确保大脑组织及身体各部位组织都得到有效的休息与放松。平时要学会调节心态和情绪,做到劳逸结合,避免过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