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肿瘤患者家庭的背后,都有着各自的艰难。病理医生做出的任何一个诊断都关乎一个家庭,因此,病理医生的责任和压力不言而喻。
不同于检验科的化验,病理诊断是病理医生寻找客观证据的过程,准确的诊断需要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病理形态学、以及蛋白和基因水平等资料中寻找蛛丝马迹。前段时间,葛荣医生就遇到这样一个棘手的病例——
小陈今年9岁了,一个月前,他的父母发现小陈的右眼开始出现斜视的情况。随后小陈发现,他的左侧手脚经常没力气,有时候还有呛咳、吞咽困难、头痛的症状。在医院做了检查后,头颅磁共振结果显示小陈有脑干占位,延髓结节伴前上方囊性出血结节。
脑干位于整个大脑的中央,由中脑、桥脑、延髓三部分组成,主要维持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被称为“生命的中枢”。脑干密集了各种神经血管,即使很小的损伤都可能是致命的,脑干肿瘤后果不堪设想。
很快,医生给小陈进行了手术,手术中发现小陈脑干中有个延髓囊性肿块,囊壁边界清楚,囊内见陈旧性血块,囊壁大部分可以切除,延髓腹侧面有一肿块突起,界限不清楚。术中,医生切除了肿块突起的部分,大概只有半粒米那么大。
病理结果显示,小陈的囊性肿块是良性病变,粒米大小的肿瘤部分考虑是胶质瘤,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还需要进一步考虑。
儿童脑肿瘤位居儿童实体瘤发病率之首,年发病率达2~5/10万,其中胶质瘤占了2/3病例。不同于成人胶质瘤,儿童胶质瘤喜欢走极端,医生形容它是“天使或魔鬼”,也就是说,儿童胶质瘤要不是WHO 1级(良性),要不是WHO 4级(高度恶性)。
如果肿瘤是恶性的,患者手术后必须进行脑干放疗,其副作用很大,可能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视力发育、内分泌激素水平等,预后极差。
小陈的肿瘤位于脑干,影像学上倾向于良性,而手术医生却觉得这颗肿瘤生长得“不善良”。能提供证据的病理标本又那么小,这次的病理诊断极具挑战性。
综合现有证据和多年的经验,葛荣医生考虑小陈的肿瘤是WHO 1级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毛星)。如果是这样,病理切片上却缺乏了嗜酸性颗粒小体和Rosenthal纤维(毛星的典型特征),这让葛荣医生很疑惑。
为了获得更多的证据,葛荣医生建议小陈做了BRAF V600E突变、BRAF-KIAAl549融合基因检测。幸运的是,该肿瘤存在BRAF-KIAAl549基因融合,最终确诊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术后仅需要随访观察,预后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