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生说是癌,病理医师却说判断不了?这是为啥……

发布时间:2022-04-29

浏览量:

王素英: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泌尿生殖、皮肤病理亚专科带头人,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20余年。现任浙江省医师协会病理分会常委及委员、宁波市病理质控中心委员、宁波市医学会病理分会委员。

 

很多人谈癌色变,但提起病理诊断却一脸茫然。有人会理解成检验科或者病案室。殊不知“癌”这个最终诊断是病理医生作出的。

从事病理工作近三十年,我最大的感慨,还是外界对病理的欠了解。

实际上,不只是“癌”,临床大部分诊断由病理医师作出。病理对医疗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任何一个科室。病理诊断被誉为诊断中的“金标准”,病理医师也被称为“医生的医生”。病理医师“落字千金”,一份报告承载的可能是一个病人的生命、一个家庭的全部,责任重大。

那么如此重要的病理报告是怎么出炉的呢?是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仅仅把样本放入机器就可以出结果呢?

首先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精细、复杂的程序制出病理切片,病理医生再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病理切片,结合临床及相关检查综合才能得出。其中,病理医生的经验起着决定性作用。

呈现在病理医生面前的切片,有效部分不过几个平方厘米。方寸之间,需要病理医生知识渊博,心细如发,见微知著,从一大堆患者的信息中抽丝剥茧,确定致病“真凶”。方寸之外,需要的是病理医生深厚扎实的阅片功底和永无止尽的学习。只有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火眼金睛”。

病理报告如此重要,那是不是所有送来的病理标本,我们都能给出明确的判断呢?

大部分的病理检查,我们能给出明确的报告,但还是有一小部分的病例无法给出满意的结果,原因很多:如医学还有非常多的未知数,人类对很多疾病知之甚少,包括病理;又如,病理诊断是经验学,依据的是对“形态”的认知,不可避免带有病理医生的主观性(例如你认为方形属于良性,圆形是恶性。大多数时候方圆易辨,少数时候方圆难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会接到临床医生的电话:“这个病人我们肯定是癌,你为什么却说判断不了?”

殊不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临床给我们的取样不具代表性(没有取到病变部分)时,我们无法做出判断。

如何解读病理报告也是一门学问。很多病人,甚至有些临床医生,也不一定看得懂病理报告。

比如病理报告中,“(肺)腺癌”和“肺腺癌”的含义不同,两个都确定是“腺癌”,但前者不确定是肺原发的癌还是别的部位的癌转移到肺,后者明确是肺原发;又比如黑素细胞瘤与黑素瘤,很多临床医生认为是同一种疾病,事实上,前者是良性肿瘤,后者才是大家惧怕的恶性肿瘤……

诸如此类,需要病理医生不断普及病理知识,当好医生的“老师”,任重道远。

最后,王素英主任有几句话,想对大家说——

病理是国内目前人才最为紧缺的医学领域之一。病理医生风险大,工作量超负荷,收入低,要接触石蜡和各种酸碱材料,长时间处在甲醛、二甲苯超标的环境,头晕、眼睛疼、椎间盘突出简直是病理医生的“标配”。

然而,我们还是深深爱着切片中的红浆蓝核,喜爱千奇百怪的结构形态,享受显微镜下的五彩缤纷。在病理中感受每一个追求真善美的灵魂,充满了无穷乐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